它就像是一个沙铃一样,一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而在这球体的一处,却多出来了一条向外延伸的长条。
这一长条,就是千山法所代表的,已经超出了本宇宙模型的理论。
不完美。
对,就是不完美。
在看到了这样一个模型的时候,李行空的心中产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
一个不完美的模型,可以用来帮他跃龙门么?
李行空表示很怀疑。
虽然此时的他大可以用千山法来一试,成与不成似乎很快就能见分晓。
但已经将所有影响情绪的记忆隔离的李行空,此刻的想法只有一个。
模型构建的残缺,本身就是一种不足。
利用这样一个有缺陷的模型,来实现自己的跃龙门,最终就算成功了,那也会有些不满足。
人在抛开了一切的利益关系之后,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极致完美的生物。
放在了李行空的身上更是如此。
5000年的时间,只是整出来了这样一个模型,这让他怎么能接受。
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已经在模型之中填补了进去,李行空的脑海里已经再没有别的知识点可以填充了。
这要怎么办才好呢?
卦象的推演依旧满功率推进,但没有目标的演算,注定没有什么结果。
难道要就此为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