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待李贵、邹怀离开后,刘长安却忍不住问:“外公为何不直接下令让曲阜知县严查那孔二公子?”
相对于刘长安八岁的年纪,这个问题已经算颇有深度了。
朱元璋听了,微笑道:“两个原因,其一,此事咱们不能听信邹怀一面之词——虽然他表现得很可怜,所言也不似有假,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其二,外公想要借此事,看看那曲阜知县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会秉公办理此事。”
刘长安听了若有所思。
一旁听了满耳朵的刘若月却忍不住吐槽,“外公,你们大人想事情好复杂啊,不会头疼么?”
“哈哈哈,”朱元璋笑起来,“你是小孩子,当然会头疼了,等你长大就好了。”
随后,朱元璋又叫来成纪,吩咐道:“命电报组发电给京师锦衣卫总衙,让他们派人来曲阜,严查孔府一切问题!”
“另外,你们这些人中,也可以分派出去部分,先查起来。但要记住,莫打草惊蛇!”
成纪今日跟随朱元璋,见到了朱元璋所见的一切,自是能猜到朱元璋要严办衍圣公一家了,当即严肃地应道:“末将领命!”
···
···
次日。
曲阜县衙。
知县孔公升正在跟一豆蔻年华的婢女逗乐,他虽然年近五十,都能当这婢女的爷爷了,却能逗得婢女在他怀里咯咯直笑。
“老爷,你好坏呀~”
“胡说,老爷正直得很,哪里坏了?”
“你就坏,人家不来了···”
眼见气氛渐入佳境,忽然师爷在门外喊道:“老爷,有人要告状!”
孔公升不悦道:“告状?你让刑房依规办理不就是了?让刑房记好帐,别忘了三七分就行!”
房外师爷默然几息,才道:“老爷,有人状告五爷和二公子害人性命。”
五爷和二公子?
孔公升听了一愣。
随即才醒悟道,师爷这么说,那么五爷、二公子必然跟他一个姓了。
那···那就是大事了呀!
孔公升顿觉怀里的小婢女不香了,一把将其推开,稍稍整理了衣衫,走了出去,问:“究竟怎么回事?”
师爷道,“是一个叫做邹二的佃户,说他闺女被五爷和二公子害了性命,还请了状师呢——这是他的状纸。”
说完,师爷将一张状纸递了过来。
孔公升拿着状纸稍稍看了看,顿时眉头皱成一团——他虽然是靠关系坐上的曲阜知县之位,没多少真才实学,可这份状纸条理清晰、文字浅白,他却是一读就懂了。
然而正因为读懂了,他才觉得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麻烦些。
随后,他便将状纸塞回师爷手中,直接问关键:“那邹二除了是孔府的佃户,可还有别的背景?”
师爷道,“属下已经派人去邹二的村子查了,估摸着晚上就能有结果。”
孔公升道,“去告诉那邹二,县衙需要些时间了解此案,三日后再审理此案。”
“是。”
师爷说着便要离去,免得打扰孔公升好事,谁知孔公升又叫住了他。
“再让人去孔府打听一下,五爷和二公子什么时候有时间,就说本县有要事跟他们商议。可以的话,晚上宝华楼一起吃个饭。”
“是。”
师爷又应声,见孔公升没别的吩咐,这才离开。
孔公升则进了房间,关上房门,没多大会儿里面便传出了小婢女又哭又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