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三十四

大归之喜 迟生晚 1949 字 2022-10-28

谢寒蝉既然知道他回来了,便将霍南玉收拾得妥妥帖帖的,再带上没放完的烟花,让二哥谢寒引送回了肃王府。她自己可有的忙,因是年初一,家中要祭先人,还要走亲戚拜年,她忙的分身乏术。

到了下午,周王府忽然派人送了年礼和帖子,柳氏看了半晌没得要领,让人从片山房请了谢寒蝉到南园说话。

“年礼是往年都有的,只是,这周王府今年怎么突然送了帖子来?说是年节间设了宴,请我们家前往。”

周王府是大秦地位最高的亲王府,这是太宗当年做亲王时的封号。

朝中如今人人皆知的这位老周王妃,乃是当年太宗的皇贵妃。太宗皇后病逝后,以这位皇贵妃摄六宫事,未及封后,太宗便驾崩了。这位皇贵妃在高宗继位的同时,便自己下了懿旨降自己为周王侧妃,免得高宗继位后有人以

此兴风作浪。

周王妃此举,是经过考量的。她当时跟高宗说,我不欲有人拿我做文章,一来二去绕什么议理,又要逼你给我上尊号,又要追封你哥哥,前朝那个兄终弟及的弟弟,不就是这么给逼迫的吗?说不定有人哪天脑子热了,等我死了,想起还有一位先皇的皇贵妃在,打着我的旗号说你得位不正,想必先帝泉下有知,也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将这些人脑袋都砍了。

先帝高宗为太|祖幼子,多年来亦得这位皇贵妃照拂,哪里肯答应。但这位皇贵妃脾气大,主意也大,坚决不肯受皇贵太妃的封号,最后折衷,封这位皇贵妃为周王妃,是大秦位列第一的命妇。因太宗一脉没有子嗣留存,先帝做主,将亲生儿子过继给太宗继承香火,又命他称老周王妃为母亲。

谢寒蝉略一思索,便有了眉目:“看来卫国公世子回了洛都。”

老周王妃出身卫国公宁氏一脉,是如今的卫国公的姑母,宁和时的姑祖母。周王自先帝出继之后,便谨遵圣意奉养老周王妃,也是正正经经与宁家认了亲戚的。

柳氏恍然大悟。

“就是前几日帮你表兄运了东西回来的那位宁世子?”

“是。”

谢寒蝉忽然想起一事,便向母亲笑道:“说起来,卫国公家中,是有两个爵位要继承的。”

柳氏点她脑袋:“这事我也想起来了,确实是。要说当年,卫国公竟然没让长子继承自己的爵位,也是足够人笑一笑的了。”

大秦是有女爵的,卫国公夫人本身就是一品的辅国公,祖上的爵位传到宁和时的母亲,如今的卫国公夫人这一代,只剩下一个女儿,便承袭了爵位。除了常阳大长公主,这位可算是勋贵中地位最高的女将了——虽然卫国公夫人一天战场都没上过,但不妨碍她是一位女国公。

本来,女子继承爵位也不是什么新闻,不过,听闻这位卫国公夫人是个极正统淑女又厌恶打打杀杀的性子,少年时被逼着练武功,练出了阴影,对于让女儿继承爵位,她是想都没想过。因此,长子一出生,卫国公夫人便非常坚决地立刻上书请求传爵,用“终于解脱了”的口气对自家相公说,下一个男孩子便继承你家

的爵位。

然后,卫国公夫人连生四个女儿。

在快绝望的时候,终于老蚌生珠,养了幼子。这回轮到卫国公欢欣鼓舞——他都已经准备强迫其中一个女儿去练武传家了——四个女儿与妻子是一样的性情,拿兵器都手抖的性子。卫国公此次也是立刻上书,立了宁和时为世子。

柳氏可不像女儿般,她是不由得不多想的。

“你与宁世子这一路上,可是相处得很好?”

谢寒蝉回想了一下,除了初见面时不甚友好,这位宁世子对自己,还算是颇多照顾,便点了点头。柳氏马上开始浮想联翩,回房便与丈夫说起了私房话。

“这个宁世子,是不是看上了我们阿柔?”

谢瑾虽然从来都认为女儿是最好的,但他还是保持了一贯的中立:“阿柔虽然长得美,人品好,才学高,且不是一般闺阁女儿性情,但这才几天,就能让人不顾得天家的意思,来向你女儿投帖子了?不说别人,就说老周王妃,若论到心如明镜,论到会审时度势,这天底下,还有比得过她老人家的人吗?”

柳氏这才放下心。

天家的意思,等皇贵妃册封大典结束,便要下旨赐婚。这时候若是女儿与别人有瓜葛,那就是明摆着抗旨不遵,是绝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