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十四

大归之喜 迟生晚 1768 字 2022-10-28

霍震骁仿佛能看见自己那个皇帝舅舅一脸得色大笑的样子。

永茂帝确实在书房大笑。

谢寒蝉借口了解案情,将出身北荒大军,此次编入西疆行营的将领名单都列了出来,又将其女眷家属也单列了一份名册,其间关系盘根错节,看得人头大。七大姑八大姨的,左右算一算竟然

都是亲戚。

蒋彬眼睛一亮,调动巡军御史将当年的贪腐案卷宗再开。其中,竟然牵扯着当年霍震骁在北荒战事时砍掉的三十六名逃兵中几人的名字,还有五城兵马司两名副指挥史。涉事之人处于紧要之职的,被兵部悄悄以各种名义明升暗降调离前线,并监管起来。

“你这个学生有意思。”

蒋彬欠身谢过天家夸奖。

“人情往来,世家关系,都是学问。这个孩子倒是不拘泥得很,难为还这样细心。”

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小人物,既不在意他们的生死,也不关心他们的喜怒,更不妨说所谓的尊严。贵人们常将奴仆婢女当作私产,上司官员们视鞍前马后的下属为无物,这样的想法,迟早是要出事的。

就是这些小人物,既自卑又自傲,一时的忽视,他们往往会将你记恨在心,一旦找到机会,便是怎样也要踩你一脚,将你踢入深渊。等到你发现的时候,或积毁销骨,众口铄金,或沉疴难返,无药可医,于是再无回天之力。看前头姓李的那个诗人,何等的天纵之才,也就不给大内面子,才有流放的下场。

谢寒蝉很是明白这些道理,她又善于管家理事,查了父系,又对照母系,妻族,甚至七拐八绕的儿女亲家,下属的管家,生意的合伙。

永茂帝看她列的条陈,一句废话都没有,实在比朝中一些满篇颂扬,通篇表忠心的奏折要好很多。永茂帝是个最不耐烦看花样文章的人,啰啰嗦嗦看下来找不到重点,耽误正事儿。

王耕老大人接过永茂帝递给他的条陈,胡子翘了翘:“这是柳老大人的风格。”

谢瑾虽然秉持了谢家一贯的美貌,遗传了祖上优良的基因,但在文字上,却是个激昂的风格,不然如何能位列朝堂三大喷子。

“谢家那个二小子,如今在做什么?”

蒋彬拱手回话:“尚未散馆。”

“我记得是个谢侍郎一样的人物……那就再练一练。”永茂帝摸了摸胡子,让刘安叫了今日当值的传旨内侍进来吩咐,“张诚那里还缺些人手修史,让谢寒引跟着。”

“是。”

修史最磨耐心,让年轻人去去火,也是好的。

“兵部既然已经办了,那就

继续追下去。线不要断了,面却不能再大。”永茂帝说完,忽然换了副面孔看向蒋彬。

“我听说,谢家的丫头这几日将南玉托给了蒋卿家?”

蒋彬想起谢寒蝉那个一脸正直严肃,实则偷懒耍滑的脸,偏偏她说的十分在理,她找不到理由反驳。

“读书怎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可是您当年说的。我小时候不过跟着兄长去老家盘桓几日,您丢给我一箱子的功课呢,可不能因为年纪大了,便手慈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