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中是区重点,水平还可以,但和附中比起来就太过普通了。

不过三年前全市小升初考试的时候,有个小姑娘考上了附中的初中部,最后却跑去了三十二中念初中,当时高主任奇怪过一阵,所以就对这个三十二中的印象格外深刻。

高主任突然回过神来,他翻回资料的第一页,这才注意到宋引的这个妹妹并不姓宋。

……而是姓初,叫初莹。

这个姓氏实在是少见,因此高主任看向宋引,笑着问:“你妹妹和初蘅什么关系啊?堂姐妹?”

宋引“哼”了一声,阴阳怪气道:“不熟。”

怎么哪儿哪儿都有这个初蘅,真晦气。

宋引一想到等莹莹入学的时候,会因为这个姓氏而被同学们在背后讨论她和初蘅的关系,于是他又将高主任面前的那沓资料拿过来,将姓名框里的那个“初”字划掉,然后写上了“宋”字。

他解释道:“护照和身份证上的名字还没来得及改,过几天就改过来了。”

高主任倒没怎么上心,反而还在琢磨这个小姑娘和初蘅之间的关系。

过了好一会儿,他渐渐回过味来:“难怪……我说当初她怎么不来附中。”

四年前附中的初中部早培班招生的时候,高主任便记得这个小姑娘。

附中的早培班的录取难度要比其他班级还要高上几个量级,但哪怕是这样,这个小姑娘也在招生委员会敲定的第一批录取名单之中。

被附中——尤其是早培班——录取而最终没来的,纵观附中建校史上也没几个,因此知道小姑娘最后没来早培班、而是去了三十二中念初中时,几个老师都惊掉了大牙。

好在到了高中,初蘅终于来了附中念书,而且一进校便霸占高一年级第一的宝座,全校老师都知道她。

当年初蘅没来,高主任还纳闷过许久,现在看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宋引没听明白高主任的自言自语,问:“什么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