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锦的价格已经很高,私锦的定制价格更是一路攀升,最贵的时候巴掌大一块私锦甚至同一匹马等价。
由于锦城地处西路,中路和南路三省交汇地,以至于这种锦片都可以当做钱币直接在三省的市集上流通。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听说过月华锦,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不能抹去双面月华锦在当时创造的神话。
传闻……
冷沦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卖什么火什么,干什么赚什么,年纪尚浅便已成为坐拥天下财富的商界王者。
过于招摇使得追在他身后天天梦想嫁进冷沦家的女子恨不能排成山海。许多王公贵族家的小姐痴恋于他,便常常花高价定制月华锦的锦盒,锦牌,锦囊等寄情之物,送至冷沦府上。
在众多追求者中,却有一人替冷沦放成就了“芙蓉宗主火烧上京”的旷世奇谈。
此事要从一个王族郡主说起,由于整件事情冷沦放的风头盖过了一切,所以,人们皆没有记住那位郡主的名讳,每每谈及此事便以郡主代称。
通过王兄染煜,郡主和冷沦放相识。无论从哪个方面,才貌,品识,家世,修养,郡主都自认为与冷沦放天造地设,郎才女貌。
然而,几番暗示之后,冷沦放完全不领其情,根本没把这位郡主放在眼里。
二人相识也有一年之久,最后,郡主终是耐不住性子,决定正式表白,将一厢长情公之天下。有王室背景撑腰,难道他冷沦放还敢当众驳了自己的情义不成。
于是,郡主花重金在芙蓉庄定制了一男一女两件月华锦服。这两件衣服是由当时庄中技艺最高超的十位织娘共同织造而成,所用锦线皆是最昂贵的金晶丝,雀翎丝,光是用材便足足耗费百万金。
最终成衣,在白天呈现的是“喜雀登梅蝶赶花,鸾凤和鸣并蒂莲”的炫彩满绣,暗藏的金晶丝则在夜晚华丽变成了“祥云捧福十锻锦,如意兰芝芙蓉开”的锦纹。同时,那郡主为冷沦放写下的一首情诗也暗置其中。
这样一份大礼送至冷沦放面前,谁也没能猜中结果。换作常人,若对郡主无意,拒收或是退回皆可,哪里想到冷沦放眼睛都不眨一下,放起一把火将这历时一年织造的艳丽华服直接烧成了败丝残锦。
据当时估价,这两件华服的价值足以抵得上京城首富的身家。后来,随着十位老织娘相继离世,两件残服甚至与上京城同价。
当然,这只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传闻,价高却不至此,但“芙蓉宗主火烧上京”的美谈却因此流传开来。
大火烧尽,非但未有任何损失,反倒让冷沦放名利双收。
两件破衣服最后被另一位爱慕者以三倍原价买去做了死后陪葬,既然得不到人,那就买他一把火。
好吧,只能说有钱人的想法咱理解不了。
神虽坐拥天下,可到了人间,还不是穷光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