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贾蓉:‘纯属意外’

诸天武命 我叫排云掌 2624 字 3个月前

除了海贸之外,贾蓉还亲自组建了几支打渔船队,专门在近海区域打渔。</p>

效果相当明显,此时的海洋渔业可没有遭受工业化侵袭。</p>

往往一次出海,就能够打捞数十万斤,甚至百万斤以上的各种海鱼。</p>

其中珍贵的,自然是各种手段保持其活性。</p>

至于更多的普通海鱼,直接进行腌制处理,变成了味道极咸的鱼干,然后迅速流入市场。</p>

海洋的规模,可比陆地要大得太多。</p>

海洋的鱼类产出,自然比陆地上的家禽和家畜要大得多。</p>

之前,大乾底层百姓很少能够吃得上一口肉食。</p>

现在情况不同了,起码北方直隶这边的情况大有不同。</p>

大量海鱼鱼干流入市场,导致鱼肉的价格狂跌,到了几乎和馒头包子一样的廉价了。</p>

就是最底层的百姓,花费一两个铜板,都能吃上一口海鱼鱼干,尽管味道咸了点可百姓喜欢啊。</p>

有肉食补充,加上其上自带的盐分,竟然让百姓对于主粮和食盐的消耗大降,省去了多少的生活成本?</p>

总之,就算北直隶地域上半年遭遇旱灾,冬天又遭遇了雪灾,可对于百姓的影响并不大,反而生活质量更好了。</p>

这样的状况,叫一些野心家大跌眼镜,同时也叫整个朝堂,以及地方官府全都喜出望外。</p>

不到年底,各种歌功颂德的奏折,就犹如雪片一般飞入皇宫,送到了当今的案头。</p>

当今的心情自然不错,可他头脑清醒得很。</p>

他自然知晓,导致这一切的最大功臣究竟是谁,或者说那个利益集团。</p>

可笑,到现在竟然还有朝臣攻击津门港,言之凿凿要将津门港关停,好像不如此行事就要天下大乱一般。</p>

只是,叫当今有些疑惑的是,南方那边基本上都没有禁海,可听闻南方底层百姓的生活,可不像京城和北直隶百姓这般滋润有油水。</p>

咸鱼鱼干他也是吃过的,味道真不怎么样。</p>

可架不住这是肉啊,多少底层百姓一年到头,连口肉末都见不到,这些情况他都是知晓的。</p>

“皇爷,南方那些有海船的家伙,哪会将心思放在打渔上,做海上贸易赚得更多!”</p>

戴权道出了缘由:“至于那些没实力的渔民,最多也就只有一两条小船,怎么敢远离海岸?”</p>

这话,自然是在和贾蓉闲聊的时候知道的。</p>

能让京城寻常百姓吃上鱼干,当今肯定会知晓并且询问究竟,戴权提前做好了准备。</p>

果然,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p>

“这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p>

当今斜眼一瞥,好奇道:“是从哪里得知的?”</p>

就如戴权了解当今的性格,当今也对戴权十分了解。</p>

这厮能力是有的,不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皇宫里,怎么可能对外头的事情太过了解?</p>

“皇爷明照万里,是和宁府贾将军喝酒的时候,听了一耳朵才知晓!”</p>

戴权不敢隐瞒,轻笑道:“也算是运气,无意中听到的!”</p>

“哦,宁府贾蓉怎么说?”</p>

当今心头一动,好奇问道:“不要打马虎眼!”</p>

此时,当今的心情颇有些复杂。</p>

他知晓,京城百姓和直隶百姓能够吃上海鱼鱼干,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宁府贾蓉。</p>

津门港那几支捕捞船队,不是宁府所有,就是听从宁府安排的存在。</p>

显然,贾蓉这厮肯定知晓,海洋之中鱼类丰富也好捕捞,这才有了如此举动。</p>

谁也没想到,只是几支规模不大的近海捕捞船队,竟然能够勉强满足京城底层百姓的肉食需求。</p>

若是换做当今自己,肯定想不到这些,做外海贸易捞银子不香么?</p>

要知道,此时京城的海鱼鱼干价格,一块一钱的鱼干,竟然和包子一个价格,又能有什么利润可言?</p>

只能说,宁府贾蓉这厮,确实对底层百姓颇为仁慈。</p>

纵观其写的小说,还有宁府的所作所为,都看得出来这厮对底层百姓颇为照顾。</p>

对于贾蓉这样出身富贵的家伙而言,实在难能可贵。</p>

“不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