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五年

雀仙桥 吱吱 1176 字 2022-09-19

而且他越仔细地想着夏侯虞的话,越觉得她有道理。

自父亲郑璨和文宣皇后相继去世,他远走荆州,虽说大家对他还是非常客气敬重,却没有了从前的恭敬,他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缘故?所以才更迫切地希望能重振家业,才会和谢家越走越近。

崔氏和郑芬是多年的夫妻,一看他的模样就知道又是后悔又不愿意承认,忙拉了拉夏侯虞的衣袖,道:“长公主,你舅父不是那糊涂人。你先坐下来喝口茶,有什么事大家好商量。”

夏侯虞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自然也就顺着这台阶下来。

郑芬倚在大隐枕上半闭着眼睛不作声。

夏侯虞也不想让郑芬恼羞成怒之下固执地与谢家绑在一块儿。

她喝了一口茶,若有所指地温声对崔氏道:“我这不是着急吗?卢渊是什么人?你若是能和他一战,他倒把你放在眼里。你若是在他面前卑躬屈膝的,他就更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我站在萧桓这边,也是因为萧桓脊背够硬,从来不曾对他低过头。”

“可您再看萧桓,卢渊可曾怠慢过他?”

两人一边说话,一面打量着郑芬。

郑芬脸色更为冷峻。

夏侯虞和崔氏地松了一口气。

郑芬这样,十之八九是想通了。

她们开始说些家庭琐事。

等到夏侯虞起身告辞的时候,郑芬虽然没有出来送她,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次日,夏侯虞就得到了消息,郑芬亲自上书,要求治卢淮叛国之罪。

谢家没有想到郑芬会亲自上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没有应和,却也不好反对。

夏侯有义兴奋得都有点掩饰不住眼底的喜悦了,看郑芬的目光不知道有多欣赏,不仅收下了郑芬的折子,还语重心长地教训了卢渊一顿,说什么除了约束自己也要教训好家中的子弟才是,不要被家中的子弟连累,在历史上留下污名。

说得好像卢淮有今天,全都是卢渊怂恿的。

卢渊大怒,指责萧桓不顾国家社稷,诬陷贤臣。

但大家都保持着沉默,颇有些欲加之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