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嫡长孙 闻檀 3924 字 5个月前

“你在外面搞三捻四的,娘都不管你,你可不能喜欢这样的。你这是要叫为娘的不活了啊!娘要是死了,怎么去地下见祖宗,现家里你做主了,你就无法无天了啊!”魏老夫人仍然是哭。

魏颐有些烦,因为赵府已经被赵长宁下令了,不许他踏入。他虽然官职高,但又不能跟长宁对着干。眼下大概就剩个强抢的办法了,抢回来以后生了儿子,娘也就不会说什么了。但抢又如何是办法,头疼!

“娘,总会有孙子的,你要相信你儿子。”魏颐让丫头把魏老夫人扶回去休息,再让家里的婶婶嫂嫂的好生去陪她,缠着她打马吊,总之别来烦他就是了。

正当魏颐思索着下面该怎么办的时候,宫里传来了消息。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宫中要举办宫宴,邀请文武百官参加。

另外还有一道圣旨,北调魏颐为什么大同总兵兼骁骑营指挥使,节后上任。

魏老夫人自然破涕为笑。而魏颐想不想去都不要紧,皇命不可违。

不过魏颐却是想着,终于能把赵长宁堵着了,这几天她躲他躲得巧,简直是机关算尽啊!把赵大人堵在宫里好生作弄一番,想想他就激动。于是魏颐穿上自己的武官朝服,戴五梁冠,中秋宫宴那日大步入宫去了。

赵长宁为大理寺丞,自然也要赴宴,这次二叔和七叔都不在,长宁就跟赵长淮一起赴宴。从宫门沿着偏路进去,宴席设在御花园东北角的宫殿里,羊角琉璃灯笼高挂,觥筹交错。两人虽不是一个部的,落座的位置也不一样。

右寺大理寺丞向长宁敬酒,长宁与他好些,便端起酒杯也向他回敬。赵长淮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无意看到了,顿时眉一皱,她一个女孩怎么能喝酒呢!

赵长宁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手上的酒杯就被人夺去了。

循手看去可不是自家二弟赵长淮吗,他微笑着举起杯:“哥哥不胜酒力,这杯我代她敬大人。”

赵长淮在官场着实是有些名气的,那人也认得他,笑着站起来回酒。那人还拍了拍长宁的肩:“赵大人可是有个好弟弟啊。”

长宁嘴角微动,接下来一轮敬酒都让他给挡了。赵长宁只是想说,她虽然酒量一般,但总比赵长淮好吧,这家伙一喝酒就容易发病。

等敬酒的人都散了,余下的也三三两两的去外面赏月了。赵长宁才坐下来,筷子一齐开始吃菜。宫宴奢侈,每桌坐四个人,考得咸香酥还流油的羊腿,整只加鸽蛋炖的鳖,每人一盏火腿咸燕窝,半只糟卤鹅,又正是出螃蟹的时候,每人再分得一只大母蟹,绑上腿也有半个盘子这么大。肉长宁不爱吃,喝了燕窝,她开始吃自己那只螃蟹。

一只只地卸腿,拆出肉放在盘里。打开螃蟹的盖儿,顿时便看到了金色流油的蟹黄。淋了两勺姜丝醋,便让人食指大动。

赵长宁正要吃,螃蟹却被人夺走了。“螃蟹性寒,你本就体虚,不能吃这个。”

赵长宁正要发动,她剥了半天的螃蟹啊!却见赵长淮自己将蟹黄两口吃了,夹起了那锅炖鳖里面的……一块山药,放在她嘴边:“吃这个好,养胃。”

养你个头,还我大螃蟹!赵长宁笑了:“赵长淮,你若是犯懒,跟我说一声就罢了,何苦找借口。”

螃蟹也被人吃了,她起身就要离席,却被赵长淮拉住手:“你要去哪里?”

赵长宁忍了忍道:“外面。”

“我头晕,不想出去。”赵长淮抓着姐姐的手,“你也不许出去。”

果然酒一喝多就开始犯病了,赵长宁倒是不想理他,但又挣不脱他,只能坐下来,漠然地看着他。赵长淮看到她坐下来,才将另一盘自己的螃蟹推到她面前。

长宁沉默:“……做什么?”

“还想吃,再剥。”赵长淮慢慢说。

长宁却不动,赵长淮又说:“剥了就让你出去。”又再把盘子推近了点,加了句,“你剥的螃蟹香。”

长宁嘴角微动,只能继续给他剥螃蟹。而赵长淮则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不知道为什么……长宁突然觉得赵长淮这个眼神……怎么就有点像赵长旭呢?当年她无意帮过赵长旭,他便如被自己驯服了一般,时常跟着自己身后转悠,看得长宁以为他要生出条尾巴来摇了。

她剥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赵长淮开口说:“……可能是母亲早逝的缘故,我一直很想有个姐姐。好生照顾她,保护她,不让别人欺负她。”

长宁手一顿,将剥好的螃蟹放下。淡淡问:“我是你哥哥,所以你便欺负死我,是吧?”

赵长淮没有回答,却看着她帮自己把螃蟹都剥好了,整齐地放在螃蟹盖里,浇了姜丝醋。

欺负个女孩子,说出去都丢人。以前欺负她这么久,以后就勉为其难地保护她吧,赵长淮在心里说,毕竟她还给自己剥螃蟹呢,不坏的。她还过得这么苦,简直是四面楚歌,帮帮她也没什么。

“我不会欺负你的,我会保护你的。”赵长淮看着她,语气竟然有些认真,“你看,我比你高很多。”

是啊,这个弟弟是更高更壮,可以媲美武将了。而且城府也够深的。

“不给我添乱就谢谢了。”长宁终究是起身离席,在走出去的时候,看了长淮一眼。

慢慢走在挂满灯笼的路上,长宁还是觉得赵长淮应该是看出点什么了,正当是她想的时候,却看到前面的景致豁然开阔。是个凉亭连着阔地,挂着许多精致的纸扎灯笼,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官员们正在观赏,多是穿青袍的小官,这灯笼上写的是灯谜,这些年轻的官员一般是前两届的进士,希望能解出难的灯谜,在皇上面前长脸。

长宁再循着光看过去,果然是看到他坐在凉亭里,宫人、侍卫簇拥着,旁是乔伯山、魏颐等人,与他说话。

长宁前世的时候,总以为皇帝只有个明黄可以穿。实则大明的衮冕服,服制非常多,也不止明黄色,最常见的是玄色、深紫、藏蓝这几个。朱明炽用玄色最多。不过他高大健壮,无论如何穿都英武不凡就是了。

赵长宁先是给朱明炽请安,朱明炽淡淡地看她一眼,行动似乎是已经利落了,伤应该没有大碍了。便说灯谜会:“……还是礼部的主意,你是探花郎,去看看说得出几个来。”

魏颐有些按捺不住,跟朱明炽告退,便要跟上来,长宁干脆就在灯笼之间走,她不离开,魏颐大庭广众之下也只能跟着她转悠。

别的小官都是进士出身,未必认得穿武官袍的魏颐,却肯定认得探花郎赵长宁。起哄要她解灯谜。

长宁也不推辞,笑着应了,一边走,只看了一眼就缓缓说答案。“一入西川水势平,便是个酬字。”看到要猜诗句的,“旧,便是‘孤帆一片日边来’”,再有“刘备闻之则悲,项羽闻之则喜,便是个翠字。”

她说的别人未必不会,奇就奇在她是只看一眼就出答案的,身边聚了不少人。她每说一个,就有人拍巴掌叫好,还有个宫女跟着,她每说一个就在碗里放一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