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嫡长孙 闻檀 5203 字 5个月前

如今,周承礼为了赵长宁的事,竟然来求他。

“她所犯之罪,连累你们整个赵家都够了。”朱明炽靠着椅背道,“只是她这官做得好,自然这个官就会一直做下去的,朕也不会为难她,更不会让她辞官的。”

朱明炽的神情倒是似笑非笑的。他怎么会让长宁辞官呢。长宁有多想做官,他是很清楚的。

否则以她的性子,何必委曲求全,恐怕早就不耐烦他了。她希望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朱明炽便不说,将一切送给她掌控便是了,偏偏她时常不知好歹,觉得他有什么不轨意图。

这话没有回旋的余地。话里有话,话里套话。

良久后周承礼站起来,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微臣就放心了。”他退出了宫门之后,脸色就变得漠然了。

他一路沿着台阶往下走,随从跟了上去。声音极低:“七爷,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在宝庆府救下了原太子,给了太子一把剑。他看了竟不说什么,一刀就插自己的手臂。那狠劲……倒真跟原来截然不同了……”

“做得好,让太子好生养伤吧。”周承礼轻声说。

等这日回去之后,赵承廉却立刻叫人把长宁叫了过来,告诉她朝中发生的事情。

饶是赵长宁性子平和,也不禁的惊怒:“当初蒋世文之事连累我,料想他们对我们赵家恐怕知根知底,竟凭此不凡青红皂白,参我一本!致使真正贪污受贿之人逍遥法外!”

赵承廉道:“长宁稍安勿躁,我与你七叔为你求情了,你们大理寺少卿沈练也为你说话了,他也是不想看到你被刑部给事中诬陷。”

赵长宁知道沈练虽然平时对她不怎么样,一到关键时候还是会护短的。她道:“侄儿知道,择日必定亲自去谢谢沈大人。不过此事,他们便这么算了吗?宋大人是因为您要升迁礼部侍郎,占了他门生的位置,而算计于我们家,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赵承廉说:“他们自然不想算了,还要重谏你。我原以为你难逃被停职查办,倒是没想到皇上竟袒护你,将这件事推说过去了,不再提起。”

赵长宁倒是一怔:“他如今,不是正在重用宋大人吗?”

“正是,所以他袒护你,我也不明白是为什么。”赵承廉说,“陛下袒护了你,你下次见着陛下,也记得好生谢谢。”

“侄儿明白。”赵长宁叹道。

赵长宁次日又去给朱明谦上课。朱明谦却意不在此,拉着赵长宁,非要在宫里的太液池里钓鱼。

宫人给他准备了鱼竿、鱼饵,赵长宁颇有些无语地看到一条条锦鲤毫无防备地被他勾上来,朱明谦还甚是高兴:“赵大人,我分你一些回去吃好不好?”

“多谢王爷。”赵长宁道,“王爷雅趣甚好,只是下官有些好奇,究竟是谁给王爷想的好法子,钓池子里的锦鲤吃?不怕被皇上怪罪?”

朱明谦从钩子上取下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认真地说:“以前章姐姐告诉我的呀!她说,太液池的鱼很笨,很好钓。”又说,“皇兄从不怪罪我,他还吩咐上林苑的人说,这太液池的鱼我想钓多少钓多少,钓完了再养就是。”

原来是章若瑾。也不知道她嫁给乔伯山之后,现在过得如何了。赵长宁倒觉得乔伯山还不错,上次见着自己的时候,还把自己当成情敌,肩膀都要给他捏碎了。想必对若瑾姑娘是有几分真心的。只要她能找到个真心人就好。

赵长宁用手指逗着瓦罐里的几位肥鱼,午后日暖,树影拂身,倒是心情闲适得很,她慢悠悠地道:“王爷,您今天要是无事,就让微臣先回去了吧。”

窦氏刚敲定了玉婵妹妹出嫁的日子,如今府里忙着准备玉婵出嫁的事。她是赵长宁唯一的妹妹,谁也不敢小瞧了她的婚事。

赵长宁心里也盘算着,自己就这么一个妹妹,前头几个姐姐出嫁的时候,家里过得都还寒碜。现在有她当家了,妹妹自然是要好生嫁的。

“不好,赵大人要陪我钓鱼!”朱明谦却扯着他的衣袖,不要他走。

长宁只能苦笑:“好吧,王爷钓鱼就是了,微臣等您玩够了再走。”

夏日的荷花已经要开尽了,绿荫浓郁,赵长宁瞧着绿波荡漾的水面,轻声说:“王爷,微臣上次教你读《帝王策》,如今殿下背得怎么样了?”

朱明谦乖乖点头:“赵大人说了一遍,我就记住了!”

长宁轻轻地抚着他的头,笑了笑:“没有让宫人发现吧?”

朱明谦摇头:“我都是趁睡觉的时候,躲在被窝里悄悄地背的。”

赵长宁沉吟了一声,告诉他:“王爷聪明,不逊于你的几个哥哥。若王爷能再长十岁,想必就没有你的哥哥们什么事了……只要你记得,莫要展露头角就可以了。”这孩子聪明得可怕,所以长宁有意想要培养他。倘若他来日长大成人,说不定能造事。

朱明谦靠着赵大人的手,觉得他身上有像柳枝、荷花、阳光一样的香气。让他无比的舒心。

“赵大人说的话,我都会去做的。”朱明谦说。

大概是钓得多了,鱼也没有这么好上钩了,朱明谦守着他的鱼竿,许久没有鱼上钩。

这时候远处有行宫女走过来,簇拥着一位穿华服,面容娇艳的女子。内侍撑着华盖,还有宫女拿了把销金织扇打扇。赵长宁一看便知是贵妃娘娘的仪仗。她立刻跪下请安:“微臣赵长宁,见过贵妃娘娘。”

宋应莲也看到了赵长宁,见是一身官袍,便淡淡道:“起身吧。”她要去向太后请安,本来是没打算管赵长宁的。却又皱了皱眉,问道,“你就是赵长宁?”

“正是,娘娘识得微臣名号?”赵长宁仍然拱手跪着。

宋应莲上下打量着赵长宁,笑了一声说:“本宫在闺中的时候,曾与章若瑾交往甚深。不过本宫与她向来是不合。如今,我成了皇上的妃子,她成了侯夫人,倒是井水不犯河水了。本宫还听说,你二叔与本宫的义兄不和,你们赵家的人——个个都是不好惹的。”

赵长宁眼皮微动,感情是宋家那位贵妃娘娘。

宋应莲看到了两人旁边放的瓦罐和渔具,又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钓太液池的鱼?”

“启禀娘娘,裕王爷喜欢在此垂钓。”赵长宁回道。

宋应莲慢慢道:“你可知道——这太液池的鱼,是不能随便钓的?这宫里的规矩,岂是你可以随便犯的?”

“鱼非微臣所钓……”

“还敢顶嘴?”宋应莲冷冷道。

赵长宁微微叹气:“微臣不敢。”

“贵妃嫂嫂,这鱼是皇兄准我钓的!跟赵大人没关系。”朱明谦也道,“您别罚赵大人!”

宋应莲却置若罔闻,指了指那烈日下头:“赵大人,去给本宫跪上半个时辰吧。”

朱明谦有些着急,但是他空有个王爷的头衔,说话自然不如贵妃惯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长宁被罚跪,烈日下砖地滚烫,跪上一会儿就浑身冒汗,头晕脑胀。赵大人的身体一向不算好,他怎么受得了!

“娘娘,这的确不关赵大人的事!”朱明谦急道,“娘娘何苦为难赵大人。”

宋应莲却叫人掇了把椅子来,她坐在阴凉地下喝茶,守着赵长宁跪。为难?她那义兄打小待她最好,赵长宁的二叔抢了义兄的位置,难道她不该为义兄报个仇吗?不仅是她,这时候又过来几个婕妤、美人,给贵妃娘娘行礼后,宋应莲就让她们在旁边坐等着。

太液池这边的动静不算小,很快就传到了朱明炽的耳朵里。

他正在批阅奏折,听说这件事事放下笔。刘胡道:“砖地太热,恐怕赵大人跪不了多久……皇上可要前去看看?”

她那身体多娇贵,没人比他更清楚。他偶尔罚一罚便算了,别人还敢罚个什么!朱明炽便道:“去太液池。”

朱明炽沉着脸,带着人大步朝后宫走去。

刘胡心里一跳,这贵妃娘娘可是被宠昏了头,怎么犯到这位大人头上来了!她虽然是贵妃,但至今未能承宠,别人不知道,但刘胡却不可能不知道赵长宁这个人的重要。做了再过分的事皇上都不动他,处处袒护,有点小伤便是送膏送药的,皇上的性子素来淡漠,这若还不是放在心头上,不知道怎么才算是放在心头上了。虽然皇上从不说,但这位大人的事他事事留心,上次朝会上,还有人要谏赵大人,不也被皇上给压下去了吗。

他受过贵妃娘娘不少好处,不愿看她惹怒了皇上,立刻走上前一步,高声道:“皇上驾到!”

湖边顿时一片仓皇,跪下一地,请安声响起。

赵长宁看到一双黑靴慢慢走了过来,男人的脚步沉稳,分散开的大内侍卫将周围护住。宋应莲也没想到朱明炽突然出现,立刻在他面前跪下了。

“究竟怎么了?”男人低沉的声音响起。

“皇上,臣妾是见这位赵大人违反宫中规矩,在太液池子里钓鱼,所以罚他……”宋应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