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书院和济孤院都在外城。
外城多是一些家境普通的百姓居住,不算繁华,但胜在安静、地方大。
荣仪贞要下车前,见书院山长已经带着几位学子等在门口。
紫电担心:“小姐,咱们是不是让山长等太久了,我看这几人的脸色可不算好看。”
青霜微怒:“咱们小姐是送钱来的,他们凭什么不好看?”
“再说了,咱们定的就是这个时辰,也早派人来说好了,他们愿意提前等,怎么又成咱们的不是了。”
荣仪贞提醒两人:“都别说了,钱都决定要捐出去了,未来还有要用到书院的地方,万万不能结仇。”
说罢,她起身便要下车。
刻意在走出马车看见山长等人的瞬间,面上一惊,赶忙推开扶着她的紫电。
荣仪贞面色焦急,和马车中的闲适状态判若两人。
甚至三步并作两步,失了大户人家贵小姐的体面,也略急切地往前走去,到了近前才福身行礼。
“山长安好,诸位公子安好,久等了。”
果然,几个等候的书生见她这般着急,刚才在门口等着的火气便降了几分。
山长受了荣仪贞的礼,又朝人拱手还礼,才谢道:
“最近书院入不敷出,多谢荣二小姐慷慨。”
荣仪贞又赶忙谦虚一番,把在车上准备好的她对寒门学子的敬仰之情如倒豆子般噼里啪啦一说。
果然从山长到书生,对她的态度都亲切起来。
山长更是用欣赏的眼光将她上下打量,随即笑道:
“荣二小姐不愧是京城才女郑二小姐的女儿,也不愧是老昭平侯的外孙女。”
他叫郑秋宁郑二小姐,而非荣夫人。
荣仪贞心底对这年纪颇高的山长,也增加了不少好感。
至于这提前出门迎接……
荣仪贞眼睛微眯,想来应该是郑秋华那边故意给她使的绊子。
几人忙着指挥下人卸下财物和书籍。
只留一位书生带着荣仪贞在书院里四处逛逛。
荣仪贞仔细看这人,国字脸,丹凤眼,唇厚鼻高,竟是之前在济孤院门口第一个帮她打了荣镜明的人。
书室前,荣仪贞听着这人滔滔不绝讲解柴扉书院的历史。
她听得每每点头,末了问:“公子教了我这么多,还未请教您贵姓尊名。”
荣仪贞说话时微微扬头,肌肤如玉,眉目如画。
那书生看了她一眼,瞥过头去,脸色发红,尴尬地挠了挠头,才想起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