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缅甸中部,湿润的洋流季风裹挟着硝烟在拉洪机场上空盘旋。
日军雷达兵佐藤五郎死死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光点,汗珠顺着防毒面具边缘滴落在操作台上。
那些不断扩散的光斑如同死神的指纹,正以骇人的速度吞噬着荧光屏的空白区域。
"八嘎!至少有三十个目标!方位西北,高度七千米!"佐藤扯掉耳机嘶吼着,金属碰撞让原本就十分紧张的的值班军官更加慌乱。
中川大尉踹开通讯室的木门,“立刻启动三级防空预案!拉响防空警报!通知所有机场进入临战状态!”
凄厉的警报声撕裂了机场上空的寂静,尖锐的鸣响如同被折断的钢锯。
拉洪机场的防空阵地顿时炸开锅,士兵们踩着泥泞冲向炮位,高射炮的液压装置发出痛苦的呻吟。
“把仰角调到85度!”炮长山本嘶吼着,皮靴在昨夜一场大雨后的积水中溅起泥浆,“支那人这次来者不善!”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密支那、曼德勒等六座机场,同样陷入混乱。
电台里充斥着变调的嘶吼:"雷达确认敌机群!重复,敌机群来袭!"
机库外的中岛式战机被紧急拖出,螺旋桨搅动着潮湿的空气,飞行员们扣紧飞行帽,在警报声中冲向座舱。
7000米高空,远征军航空队的轰炸机联队的B-29机群正以楔形编队切入云层。
机长戴尔少校透过舷窗,看着下方如蚂蚁般蠕动的日军阵地,嘴角勾起冷酷的弧度:
"各机注意,进入投弹走廊,'箭鱼'小队负责压制防空火力,'鲨鱼'小队保持警戒。"
无线电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喊话,四台普惠R-3350发动机的轰鸣交织成战争的序曲。
P-51"野马"战斗机群如银色利刃撕开云层,机腹下的12.7毫米机枪泛着冷光。
箭鱼小队的小队长汤姆森少校压低飞行帽,目光扫过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