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开春之季,万物复苏,百姓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农耕。
朱雄英坐在乾清宫大殿,四十多岁的人了,常年的政务让他很是劳累,往那一坐,屁股像沾了胶水一样,就不想动了。
“天暖和了,大哥也该出去走走了,活动身体,散散心……”
坐在一旁的朱允熥劝道:“去宫外看看,也算体察民情了!”
朱雄英却是叹息道:“汉南乱成了一锅粥,迁都的事还没办,开疆拓土,非一时之功,朕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歇不了啊,咱爹,咱爷爷都在天上看着呢,也不敢歇啊!”
朱允熥却说道:“皇爷爷和父亲若是还在,一定不想看到大哥这般劳累,事情没有能做完的时候,一代人一代事,大哥这是要把儿子,孙子的事情都做了……”
“大哥都提前做完了,那儿孙该做什么,无事可做,只有享乐了!”
朱雄英摆手道:“起码要把迁都的事办完啊,不能把这个工程留给儿子,更不能留给孙子!”
朱雄英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可到了这个岁数,长辈亲人逐渐离去,身边的亲人,也只有儿孙,子侄了。
就像天下万千父亲一样,哪怕到死,都想再给儿子置办一份家业,累死累活,只要看到儿子能成家,过的好,那也心甘情愿。
本以为儿子都成家了,这辈子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可看到孙子的出生,劳累半生,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又要重新振作起来,为了孙子,还得继续干啊。
不怕为儿孙做的多,就怕做的不够啊,无论做到什么程度,永远都不会觉得够。
“大哥,你累不累啊!”
朱允熥颇为无奈道:“翻遍史书都找不到你这样累的皇帝,你变得和皇爷爷一样了,不……你比皇爷爷还累!”
朱雄英苦笑一声,悠悠说道:“皇帝哪有不累的,天下大事全寄于一身,皇帝要是不累,那天下的百姓就要累了!”
“理是这个理,可……可……”
朱允熥还没说完,却听到外面大喊道:“大捷,万岁,大捷!”
老朴那小碎步跑的和轮子一样快,冲进乾清宫大殿,气喘吁吁的说道:“万岁,兵部送来军报,汉南大捷!”
“快呈上来!”
听到是汉南的捷报,朱雄英当即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接过军报,看了起来。
湘王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平定了汉南的各地叛乱,伪平定王黎利,自杀于落马坡。
一场鸿门宴,生擒汉南都司,自指挥佥事黄中以下到百户军官四百余人,左右参政到地方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已全部在押回京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