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63章

罗伊在厨房帮忙两周后,原本干瘦的脸颊逐渐丰腴起来,他一点也不想离开这座岛了。

……

“又要去哪?”大白狐狸懒洋洋伸个懒腰,低下身子。

顾锦棠抓着它背上一绺白毛,脚一蹬便利落地坐上去:“听说他们在山里发现油桐树,去看看。”

岛上最悠闲的就属它了,唯一的工作,是给顾锦棠当坐骑。

待遇还一点不比其他人差,非船长开的小灶不吃,挑嘴得很。水手们暗地里嫉妒,却一点儿也不敢有意见,屈服在它的淫威之下。

油桐树的种子能压榨出桐油,用来做油漆正正好。

在华夏,古人早早用桐油来制作油纸伞,防水和防腐性很好。制作工坊的木材来不及干燥,一淋雨或下雪,木头便容易腐烂生虫,这油桐树发现得正是时候。

进入森林,顾锦棠在一片紧挨着竹林的树林里,发现一片油桐树林,和其他树生在一起。

这个季节,油桐树上已经看不见种子,要低头在地上寻找。

好在大树遮蔽阳光,下面只生长一些小杂草,并不难捡。

顾锦棠和水手们拉着藤条编的筐,埋头拾捡,一个下午的工夫,便把林子里的桐子捡完了。

由于落下来挺长时间,种子的外皮已经腐烂,只剩里面黑褐色的种仁,反而方便榨油——油桐子的外壳像厚皮核桃一样,很难剥开。

顾锦棠做了个简易的木楔子,先将油桐种仁炒熟,再用古法的木楔榨油把桐油压出来。

这项工作繁琐且耗费力气,五个水手花几天工夫,才把两百斤油桐子压榨完。

油桐子出油率很高,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顾锦棠掂量一下,大概出了六十五斤的桐油。刷完工坊后剩下的油,用陶罐密封保存起来。

……

至于做房子的木头,由于用来住人,顾锦棠打算先等木头干透再建。

刚砍下的木头含有较大水分,其实不太适合加工,后期容易变形开裂。不过等自然风干,过程太慢,得等到明年去。

正当众人等不及,提议将就着用时,顾锦棠提出“窖干”的方法。

有点像烤炉烘干,只不过是大型烘干炉罢了,而且需要调控温度和湿度,这难不倒顾锦棠。

他在二十一世纪的温室里种蔬菜,对温湿度的调控就已经相当拿手了。

这法子一出,完美解决众人的困境。用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可以建自己的房子了,这消息格外叫人期盼。

烘干木头的“窖”是用黄泥和山壁搭着建的。

勘探岛屿时,顾锦棠在山阴处发现黄泥,泥质还算细腻,便立刻有了主意。

黄泥、火山泥,后来阿拉斯加又发现陶土,将它们加水调和,只要比例得当,便能做出坚固耐用的陶器。

如今,厨房里多出许多水罐、水缸,还有各种储存的器具。由于加了火山泥,颜色有点灰白,倒意外比黄陶好看。

得知这些精美陶器都出自船长先生之手,罗伊将它们看护得非常仔细,谁要想碰一下,他一定会全程死死盯住对方看,生怕粗手粗脚的水手们将它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