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 180 章

凉城空前的繁荣,全然没有受战争的影响。

这一切全是托了棉花问世的福。

富贵险中求,商人们的嗅觉灵着呢,一早就摸了过来,纷纷提前下注。

在凉城做生意只要守规矩,就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商业大环境很好,这一点让商人们如释重负。

遇到不平事,可以找官府解决,保管高效有用,都不用托关系送钱贿赂官员。

大大小小的作坊开张,做活的人多了,手头有几个钱就舍得消费,这样良性循环让凉城繁荣起来。

沐氏一族的小吃街更是热闹,每天客似云来,供不应求。

一辆普通的马车在凉城转了一圈,车内的杜帅伤势刚愈,就忍不住出来转转。

商铺林立的街头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摩肩接踵,喧哗热闹。

小货郎挑着货担,叫卖声不时的响起,一切都是生机勃勃。

每一张脸上洋溢着笑容,平静而又安详。

这些就是杜帅一直守护的东西。

他不禁有感而发,“这跟我印象中的凉城不一样。”

他只记得两条主街热闹,除此之外都挺冷清的,普通百姓是不怎么去主街逛的,东西贵啊。

蒋同知身为女婿,没事就去陪杜帅,这不,被杜帅拉出来在街头乱转。

“自从清平县主入主都司府后,开荒种地兴建水利,大力扶持工商业,修建作坊,换来了如今的繁荣。”

这是一座没有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城市,明明不可能,但沐晚晴做到了。

杜帅微微蹙眉,“扶持工商业?”

大齐朝的国策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并不高。

蒋同知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您放心吧,清平县主心里有数,农业永远放在第一位,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发展商业,互相依托。粮食和布匹是战略物资,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

“平抑市场物价,对工商业者收取重税,官府全面掌控经济,这是她制订的策略。”注(1)

这么一来,经济蓬勃发展,大把的税收上来,官府就有钱了。

有了银子就开荒,支持农业发展,兴建大大小小的作坊,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商业工业农业三驾马车安稳稳的前进。

杜帅这才放心下来,多看了路上行人几眼,发现他们都穿上了棉衣,虽然是黑蓝灰,但是全新的。

“棉布卖什么价?”

蒋同知对这个了如指掌,“最普通的棉布一匹一百文,棉絮一斤五十文……”

百姓出去打工,一天的工钱最少也要二十文,就是说,干几天就能买到这些,压力并不大。

“这么便宜?”杜帅有些惊讶。

蒋同知笑眯眯的点头,“对,但限售,一家只能凭户籍买五斤棉絮,二匹布。”

这算是本城居民的福利。

杜帅心里算了算,一匹布能做三身短打,”这只够一家人穿上棉袄棉裤吧,但不够做棉被。”

“这也是没办法,优先供应了军中,剩下的平价供应给本城居民,为数不多的拿去外地贩卖,好歹把成本挣回来。”蒋同知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清平县主真是好样的,明明她可以大赚一笔。”

这一点足以证明,沐晚晴是一个优秀的执政者,也是有大情怀的人。

“跟她多买点种子,我们明年也种一半。”杜帅特意出来转一圈,是因为要给朝庭上奏折,说说沐晚晴的功劳,让朝庭早点下决定。

这事拖了好久,朝庭不闻不问也没下正式的任命书,不知是什么意思。

蒋同知哈哈一笑,“她的种子卖的挺贵,但,依旧供不应求,她靠卖种子就能赚一笔。”

说到底,沐晚晴怎么着都不吃亏。

杜帅微微颌首,沐晚晴可不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的圣人。

她非常精明,却不外露,更难得的是,得体大方,于公于私都拿捏的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