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有责

其实,在赵率教的府上撞见孙鉁和鹿善继,韩林自己也是没想到的。

不过这两个人都是赵率教的座上客,韩林也不好前去叨扰,只是礼节性地见了一面,后面也没有太多的叨扰,却没想到今日竟然一道出了关。

被两个人一通夸赞,韩林也有些不好意思:“承蒙诸位长辈的赞誉,晚辈实在是愧不敢当。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关门之地,如若孙伯伯和鹿先生闲暇有空,何不拔冗与小子同去?也好让小子一尽地主之谊。”

孙鉁微微摇了摇头道:“时间还是太紧迫了一些,此番去见袁督师,可能还要盘桓几日,还说不准什么时候能回来。”

说完他似乎又觉得拂了韩林的面子,补了一句:“且等诸事毕,老夫定会去乐亭一观。”

韩林哈哈一笑:“孙伯伯若来,晚辈一定扫榻相迎。”

说着他又看向了鹿继善。

鹿继善也捋着胡子道:“定兴离乐亭说远也不远,我倒是想去便去,只可惜还要与孙启泰讲学。”

鹿善继口中的孙启泰,便是孙奇逢,两个人都是粹然儒者,洁修亮节。

当年阉党迫害东林党人之时,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鹿善继及其父鹿正以及孙逢奇便大施援手,奔走搭救,由此义声动天下。

后来孙承宗去职以后,鹿善继便和孙奇逢一道在定兴、荣城(今都属保定市)一带乡居讲学,以课徒讲学为乐,去年,鹿善继被短暂的起复为太常少卿,但不久后他又主动辞官,仍在乡中讲学。

主要是对于他这个粹儒来说,讲学宣道要比仕途做官快乐的多。

听到鹿善继说讲学这件事,韩林心中微微一动,于是便缓缓开口道:“听说,先生精通阳明心学,小子不才,倒是有一问。”

通过蔡鼎的书信鹿善继知道韩林曾经也是个儒生,只是后来阴差阳错地成了将校,因此捋着胡须道:“若说精通不敢,只是饱读而已,韩小友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