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叶明的声音再次在议事厅里响起,“安阳河的主河道将由官府负责疏浚。”
他拿起一根竹杖,在地图上的安阳河主河道处比划了一下,“而各条支流,则将分段承包给各个乡里,按照挖掘的土方量来抵扣赋税。”
他特别点了点几处险工,";这些弯道要砌石护坡,用糯米灰浆勾缝。";
第二块牌标着";改";字,展示的是改良水渠图样:梯形截面,底宽顶窄,渠壁掺了碎瓷片防渗。最妙的是分水闸设计——青铜铸造的闸板带刻度,转动螺杆就能精确控制水量。
";每乡设';水正';一名,专司分水。";叶明目光扫过众官员,";敢有私改水道者,按盗官水论罪!";
第三块牌上的";蓄";字尤为醒目。图上新型蓄水塘有上下两池,中间用过滤层隔开。塘底铺着三层防渗料:黏土、碎石、桐油石灰。塘边还设计了风力水车,可自动补水。
";南塘按此式重修。";叶明竹杖重重敲地,";另在城东增筑两塘,以应旱情。";
钱谷师爷突然出声:";大人,这工程少说需五千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官已算过。";叶明变戏法似的展开张清单,";石料取自西山,石灰由官窑自烧,民夫按工抵税。";他指着最后一行,";周家私占官水,罚银八百两充作工程款。";
一直沉默的郑大年突然捧出个陶盆,盆里种着几株怪草:";这是下官在锈水渠边发现的,寻常杂草沾了锈水都枯死,唯独这草长得旺。";
叶明眼睛一亮:";着人遍植污染渠岸!再查查这草能否吸走锈毒。";
议事至午时,叶明突然命人抬进个沙盘。整个安阳水系微缩其中,不同颜色的细沙标示着水深,棉线代表水流方向。
他取下簪子,在沙盘上划出几条新线:";若在此处开条减河,汛期可分洪三成。";
众官俯身细看时,叶明从怀中取出个铜制小闸门模型,往沙盘某处一放:";闸口设在这儿,旱时蓄水,涝时泄洪。";模型精巧异常,转动手柄还能调节闸门开合。
";报!";衙役匆匆进来,";周家派人求见,说要捐资修渠...";
叶明冷笑:";告诉周管家,本官明日亲自去验看他家的引水渠。";
说着从案底抽出本册子,封面上赫然写着《周氏田亩水册》——里头详细记录着每块田的用水时辰。
散衙前,叶明将各人分工刻在竹简上:刘石头督造水闸,郑大年查勘污染,刑名师爷追查矿渣来源...最后取出一串铜牌,每牌刻着";安阳水政";四字:";持此牌者,可调民夫十人。";
暮色渐浓时,叶明独自在签押房复盘计划。烛光下,水利图上的红线仿佛在流动。
窗外蛙声渐起,新修的《安阳水政》摊开在案,墨迹未干的批注旁,静静躺着个铜闸门模型,在烛光中泛着幽光。
第二天晨光微熹时,叶明已在签押房摆好了沙盘。武明堂推门进来,官靴上还沾着露水,手里捧着个紫檀木匣。
";叶大人,这是下官连夜整理的《河工旧档》。";武明堂打开木匣,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图,";前朝至和年间,安阳河曾改道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