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世民再看着鲜红大印清晰盖在长孙皇后所书写的布帛上时,他终于忍不住长长松了口气。
做完这一切,他总算觉得自己能再有脸和张小子见面了。
不过,李世民心里却也清楚。
这些本就该是张小子的,自己不过之前暂为张楚保管罢了,现在还给张小子,真说起来,也不过就是自己借花献佛罢了。
还是拿着别人的花送给别人。
长孙皇后瞧着李世民呆呆望着诏书的模样,轻轻一笑,帮着清理了下大印周圈的朱砂,缓缓道:“陛下这个诏令下发。”
“长安百姓,万千将士,都会沸腾。”
“这么年轻的侯爷,即便是历朝历代都算下来,也寻不到一个啊。”
“但,这都是小郎君应该得到的。”
“天知道,小郎君取得这个侯爵之位,熬受了多少。”
长孙皇后合上了承装大印盒子上的盖子,轻轻扶住了李世民的肩膀,和他一同望着这张布帛。
多少将士,多少好儿郎,为了建功立业,付出了一切?
天下人都想着建功立业,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清楚的知道建功立业的难处呐?
有文采的,卖弄文采,绞尽脑汁,用尽浑身解数,也不过只为了博得君王一声称赞。
有武艺的,就把生命置之度外,披甲杀敌,一个个眼珠子都熬红了,可真正能活下来,能真正做到建功立业这四个字,又有多少人?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句诗,其实何尝不也是道尽了艰辛呐。
“陛下,让张小郎君和长乐,见一面吧。”
“两个孩子,总该有个结束。”
“也算是,这一次真正对张小郎君的补偿?”
长孙皇后抚着李世民的后背,慢慢说道。
李世民眼角微颤。
“没有人会知道,半夜的时候,让左丘把张小郎君引进来就是了。”长孙皇后又补充道。
“让嬷嬷宫女,守在五步之外。”李世民走回了薄纱。
他再躺下,这一次,心情比刚才着实是要舒畅了不少。
“诺!”长孙皇后欣喜的厉害。
“等左丘回来了,告诉左丘,长乐郡郡守陈政和长乐郡通判孙罗,长乐郡将军郭淮安,皆斩!”
“他知道该怎么处理。”
声音落下,薄纱内,再没有了声音。
这一次,是长孙皇后的眼角微颤抖了下,但,她什么都没有说,同样的只是领命道:“诺!”
她是大唐皇后,但,她也是长乐的娘亲。
------------
李世民罢相的诏令,当从尚书台传出来的时候,整个皇城的天空,都仿佛暗淡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