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朱元璋暗访曲阜(一)【求追订】

明代,曲阜在山东兖州府,并且就在兖州州城东边十几里的地方,位于泗水、沂水之间,是一处土地肥沃之地。

当朱元璋带着刘长安、刘若月及一百多随从人员在兖州下了火车,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几辆特制的四轮马车(御车)。

朱元璋也没在兖州城逛逛,坐上马车就奔着曲阜去了。

另外,他这次要更低调一些,随行仅三辆马车,一百名侍卫、二三十名锦衣卫以及几名宦官。

至于亲军,确实一小部份以地方卫所军名义进驻了曲阜,一大部分则位于周边,保证可以随时驰援。

事实上,只论朱元璋身边这一百名侍卫,战斗力就极强——这些人每个都是经历过战阵的精兵,甚至可以说是明代的兵王。

如今每个人都配备了前装线膛燧发枪,两把遂发短手铳,百炼钢刀,以及大明目前最精良软甲,不仅防箭、防刀,甚至对火铳亦有一定防护力。

根据徐达、汤和等人的判断,朱元璋身边这支侍卫队一百人能打地方卫所军上千人,甚至在补给充足的情况下,打数千人都不成问题。

事实上,朱元璋随行的之所以有三辆马车,便是因为其中一辆马车上存放着侍卫队的弹药补给,乃至五门最新款的虎蹲炮!

所以,即便那个地方卫指挥使想要作乱,不顾一切想搞死朱元璋,都未必能成功。

兖州州城到曲阜的官道也修建成了水泥路,马车走得不疾不徐,很是平稳。

车内,刘长安道:“外公,为何很多人称呼孔子为孔圣人?我听父亲讲,孔子都是近两千年前的人了,为何他的后人还能被封公?”

朱元璋笑着道,“长安,你这第一个问题有点大呀,咱只能告诉你,孔子被封为圣人,是因为他开创了儒学。”

“而自汉朝始,虽然中原王朝更替了很多次,但治理天下——嗯,准确来说是归拢天下人心,建立纲常,几乎都用到了儒学。”

“即便是蒙元入主中原,奴役咱们汉人,却也用儒学来归拢人心,确立纲常。”

“你想想,这么多王朝统治者都喜欢用儒学,难道不说明这门学问确实很有用处吗?那么开创了这门学问的孔子,难道当不得一个‘圣人’的称呼么?”

刘长安紧蹙着眉头,一时似懂非懂。

旁边刘若月撇嘴,“什么圣人不圣人的,不就是个称呼么。”

“哈哈哈,”朱元璋听了畅笑,“小若月看得透彻,有时候这确实只是个称呼而已。”

刘长安也不再纠结,而是追问:“那第二个问题呢?”

朱元璋反问道:“那你可曾想过,咱大明为何要让勋贵子嗣承袭先祖爵位三代,随后才逐代降爵承袭?甚至在此项爵位改革前,咱大明所有爵位都是世袭的。”

刘长安道,“是因为那些人为大明立下过大功?”

朱元璋道:“最初封爵的那批人为大明立过大功,泽及后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因,便是朝廷要以这些人作为表率,让天下人都踊跃为大明立功。”

“不过,朝廷封孔子后人为衍圣公,泽及孔子后代只是顺带,主要还是为了将孔府当做一个招牌,向天下读书人,嗯,准确来说是学儒学的人表示,朝廷尊重儒学,也会重用儒生。”

刘长安先若有所悟的点点头,随即却忍不住道:“可是咱们学校里,儒学只是和数学、自然科学并列的一门课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