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孙承宗和平时一样早早就起,用了早饭后先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随后就去了他的书房。
进入书房,他的目光下意识就朝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望去,看着地图上错综复杂的线条还有他这些日子密密麻麻的标注,孙承宗口中不知在轻咛着什么,目光越来越亮。
也不知过了多久,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片刻书房的门就被敲响了。
“进!”
话音落下,书房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孙承宗的小儿子孙镐。
孙承宗有七个儿子,年龄最大的长子贡生出身,后选为山东高宛县令,前几年因考评不错再加皇帝的照顾升了官,现已调任山西平定为知州。
这个长子虽人实在,但不是读书的料,而且性格过于耿直的缘故,在官场上也走不远,能当知州恐怕是他仕途的终点了,不过这样也好,如果真让他官做的大了,以他的性格和能力这个官场可不好混。
次子之前中了乡试却一直没有出仕,直到五年前朝廷看在孙承宗的面上才正式授官,眼下在河南一个小县当知县。三子早逝,留下了两个孙子。四子、五子、六子和七子孙镐都不是读书的料,资质平平,孙承宗三年前回乡时,皇帝给了他恩赐,让其萌子为官,孙承宗想来想去让五子去了工部谋了个差事,其余几个儿子都留在了身边。
相比几个不出息的儿子,孙承宗更看重自己的孙子辈。但就算几个儿子读书不成,不过孙家的家教很严,孙承宗的几个儿子从人品方面来看却是毫无问题的,尤其是最小的孙镐,这是孙承宗六十多岁生的幼子,眼下也不过二十出头,虽然同样没什么读书的天赋,但这孩子不仅实在,更是孝顺,这几年孙承宗在家一直都是由他亲自照料着。
“父亲,京师总参议部刚送来的军报!”进了门,孙镐先恭恭敬敬给孙承宗行了一礼,随后就道。
孙承宗嘴角露出了微笑,每日他都等着从京师来的军报。他也没伸手去接孙镐手中的军报,而是继续背手而立,站在地图前。
“念!”
“是!”孙镐应了一声,打开手中的军报就念了起来,当孙镐第一句话刚刚念完,孙承宗整个人就如同一把脱鞘的利剑一般,散发着令人生畏的气息。
“初五清晨,主帅王晋武下令强攻盘山,祖大寿为先锋率其部猛攻盘山,新军炮火掩护,辰时开战,直战至当日酉时,我部奋勇争先,杀敌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