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丧

东家[民国] 张大姑娘 1983 字 2023-02-23

这王家大爷已经尽孝去了,不好再直说是个不肖子孙把老太太活生生气死的,给大爷跟王家留点颜面吧,他们受着洋人的指挥看着人家治丧,也觉得对不住,洋鬼子尽不干人事儿。

伙计心说大烟真不是好东西,败家的晦气东西,“那大爷又是怎么回事儿?”

当差的压低了声音,“吞芙蓉膏死的,我们只拿了点东西,没顾得上他,等回头的时候就看他吞下去了,没一会儿就跟着去了。”

说起来不胜唏嘘,这满棚子的缟素,过寿的时候伙计还来听戏了呢,锣鼓声响透了半个城,天儿瓦蓝泛暖,这不过才几天的功夫,眼角里面沁出来酸意,“大哥,我得走了,这里拜托您了,求您个事儿,这家里有什么不方便的事儿,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个方便。”

“这么大的姐儿自己夜奔了十几里地去店里,我们掌柜的都心疼坏了。”

当差的神色悻悻,这姐儿啊,犟的很,跟个小虎崽子一样,见人现在是真咬啊,他们自觉不关自己的事儿,可是赶上了这不是,人家家里恰好两条人命没了。

按照雷天生的说法,尊重中国人的风俗,“房契过户给我,可以停灵三天再走,你们很讲究死后哀荣,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所有事情一笔勾销。要么这个房子现在就是我的,把你送到牢狱里面等着砍头。”

是人都不想选,可是是人都会选第一个。

冲动一点儿的还能鱼死网破,像王乃宁一样,不过是朝夕的功夫,家里天翻地覆,还有个洋人虎视眈眈侵吞家业,他赤手空拳就往上冲,田有海死死的抱住,“哎呦,我的爷啊,您别冲动了,他手里有枪,有枪啊。”

哪里抱的住,没等近身,先挨了官兵一顿打,一边打一边拉,拽到旁边小声劝,“二爷,您何苦呢,这不是为难我们?您仔细想清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年韩信不也是受了□□之辱,后头才封的大将军吗?”

“您想想是不是,咱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人在就行,现如今家里就您一个,您出事儿了,大奶奶跟孙少爷怎么办,老太太坟前一根独香火,可不能从您这里断!”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啊——”话没说完,便被一声痛呼打断,就看雷天生扑在地上,桑姐儿跟个小牛犊一样,从后面直接拱上了雷天生的腰,她知道打不过,伤了人便飞快的跑了,“二叔,我买果子去了!”

她晓事儿了,不言不语的,都听进去了,对这洋鬼子生了恨,知道打不过,便跑出去了!

王乃宁原本要拼命的,这会儿也目瞪口呆,心想这头低的好,扭身也走了,治丧多少事儿要办,要搭棚子设灵堂,设拜祭,账房先生也要请来,凡自许多杂务,还要一位主事儿的,来往安排支应,帮忙的也必要三四十人还要多。

娘家人还有叔族兄弟得他亲自去报丧,白布要扯,丧服要做,纸扎银宝再有香炉灯油,还要祭拜念经,还要请人算出洞时辰,这是家里家外的事儿。

就连坟茔上的事情,也要亲自去按照阴宅先生说好的,事先给老太太的新家安顿好。

一场不出格的丧事办下来,规矩习俗多如牛毛,累人累心也累财,所以总是戏文里面看见一些家里落魄的,治丧散尽家财不说,往往还要举债借贷不少。

这会儿桑姐儿回来,王乃宁劳心劳力一晚上,家里依旧人来人往,他先夸桑姐儿一句好,“好孩子,你比叔叔强!”

俩人跪在灵前烧纸,叔侄俩一个比一个萧条落魄,跟两条落水狗儿一样挤兑在一起,他给纸灰香炉熏的眼睛疼,“桑姐儿,你旁面一点去!”

桑姐儿装没听见,泪眼八叉地挤兑着他再旁边去一点儿,巴掌大一点地方,不想动,“你旁边去一点!”

主事儿的站在棺材后面直勾勾的看他俩不正好,男正跪叩首,女侧跪烧纸点灯,“孙小姐侧跪。”

桑姐儿就旁边挪腾开去,这会儿人已经穿戴好装棺了,听主事儿的差遣,“请——孝子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