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页

刘琦在军中传播的锤炼身躯之法,对于将校们提升实力的效果,还是相当不弱的。

关键是,二流和三流水准武将的数量,出现了井喷之势。

这些家伙,要么就是一门心思在军营修炼提升,要么就是被刘琦派去荆南四郡驻守,同时也是磨砺,根本就没引起周围诸侯实力的多大反应。

不说江东,起码坐镇襄阳,拥有南郡的刘备集团,并没有察觉到刘琦的江夏军,最近冒出了不少的二流和三流武将。

说起刘备集团,刘琦的看法很是一般……

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总之刘备集团高层对于发展经济,已经繁荣商业并不是很感兴趣。

若是有意的话,只要模仿江夏的一些做法,凭借襄阳和南郡的独特地理优势,想要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并不困难。

可惜,江夏对刘备集团并没有隐瞒的意思,可刘备集团却没有多少效仿的想法。

而是按照传统模式经营发展……

不过就是稳定社会秩序,士农工商分得比较清楚,官府的指责就是让他们各安本分行事罢了。

就是如此,因为刘备对百姓的关心,还有一些比较慧民的举措,刘大耳很是收获了治下的民心。

至于诸葛亮虽然聪明,却也没达到超纲的程度,同样没有模仿江夏发展模式的心思。

两家高层私下交流的时候,刘备集团时不时流露出的那点子优越,叫刘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有什么好优越的?

不管是经济活跃程度还是商业流通,又或者粮食收成,以及军队的训练情况,刘备集团都处于下风。

只是,江夏军将大部分资源,都用于开发荆南四郡之上,所以显得并不突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