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页

凭什么朝廷官员的问题,需要自家弟兄的脑袋出气?

难怪原著中,征讨方腊结束后,梁山还剩下了三十三位头领,结果宋江身边留下的,就三两个心腹小弟。

其中,可还有兵权在握的大刀关胜,还有双鞭呼延灼!

按说,他们当初作为官军降将,并不怎么受朝廷待见,应该和宋江等人抱团取暖才对。

可事实上……

若是三十几个头领依旧愿意跟随,高俅等人想要毒杀宋江和卢俊义,也的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不用说,宋江在某些事情上的做法太过,引起了手下头领们的不满,这才有了直接散伙的结果。

按照柴大官人的看法,梁山崛起势头太猛,在方腊手里吃的苦头太大,宋江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基本盘乃是梁山好汉,一心倒向朝廷的结果就是差点成了孤家寡人。

“后勤物资的运输要及时,不要给前营头领找到错漏,出手惩戒的机会!”

在后营头领们的碰头会上,柴大官人毫不客气道:“咱们后营要有足够的表现,起码也得把官府比到泥地里去!”

……

随同梁山大军一起行动的陈太尉,本来还想看梁山内部纷争的戏码,结果叫他失望了。

尽管在汴梁城外的陈桥,因为当今官家的赏赐被克扣的缘故,宋江拿自家后营头领发泄,差点闹出巨大矛盾。

可事后,跟随梁山前营大军行动的后营人马,并没有出现什么疏漏,将大军的后勤物资以及一应后勤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差。

更叫他感觉奇怪的是,之前的后营头领很快换人,由之前脾气刚硬的铁面孔目裴宣,变成了比较圆滑的铁算子蒋敬。

仔细观察,好像后营不少的将士都换了新面孔。

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