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页

最叫柴大官人看不上眼的,便是数千汉子随地大小便,搞得整个前营臭气熏天,有些地方甚至没办法落脚。

为了收拾前营的卫生,后勤部特意组建了一个清扫大队,专门将犯了错,但错误不大的家伙塞进去,就负责清理角落里到处都是的肮脏玩意。

后营这边又是另一番景象……

地面干净整洁,每隔一段区域就有的公共茅厕。

为了培养后勤部麾下人马的卫生习惯,柴大官人下了严令,同时柴家庄一干庄丁负责具体实行。

好在这一套,在沧州柴家庄已经实行过了,这些庄丁都十分熟悉,按照柴家庄的规矩办事就成。

随地大小便,或者不遵守卫生规则的,直接送到清扫大队,让其干活干到吐为止。

好在后营这里也没多少老弱妇孺,除了宋江的老父亲之外,其余头领的家眷很少搬来山上。

若非这次高唐州柴家,以及沧州柴大官人家大搬迁,带来了不少的仆妇和丫鬟,后营这里想见个女的都难。

这些人,在沧州柴家庄都习惯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所以自然而然遵守柴大官人的命令,使得梁山后营很快就成了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

有柴家庄庄丁带头,划拨给后期部的人马自觉遵守,柴大官人只需要做好监督就成。

后营的卫生环境大好,一干隶属于后营的头领和小头目,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后,大多不怎么乐意跑到前营‘受罪’。

除了搞好卫生环境外,柴大官人还有意在后营,建设成片有规划的居住区。

随着以后梁山的规模越来越大,上山的百姓和老弱妇孺的数量也会多起来。

梁山头领虽然习惯性对女色不感兴趣,可总有家眷需要安排,也得有一个不错的居处,总不能住军营吧。

或许古之良将能够做到,梁山好汉却没这等素质。

除了严格的卫生条例,还有即将规划的居住区外,柴大官人对隶属于后勤部的各类工坊,还有打渔队相当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