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这个叫人羡慕不来,也不知武馆学堂是怎么教导学习的,怎么短短十年时光一下子出了这么多有希望科举建功的读书种子?”

“……”

第八百六十五章 心生警兆冤家路窄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

武馆街某处小吃摊,几位文人打扮的儒生正在议论异军突起的武馆学堂,以及不远处受人尊敬的小小学子许仕林。

有人赞叹自然有人不爽,语气相当尖酸刻薄:“武馆学堂算什么,不专事儒家教学,竟然摆弄什么百家齐鸣,有这么乱来的么?”

显然,这位对武馆学堂的办学宗旨很不以为然。

“刘兄所言甚是,武馆学堂能有如今声势,在某看来不过侥幸而已!”

立即有同伴附和,笑道:“至于武馆学堂的偌大名声,都是用银子砸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满心羡慕嫉妒恨,愤愤道:“若是咱们所在书院,能有武馆学堂这等雄厚财力,同样也能短期内培养出不少凝聚文气的文士!”

这话,却是有失偏颇了。

虽然在座几位,对于他们所在书院相当自豪,却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

凝聚文气的文士,是那么好培养的么?

就是那些闻名天下的书院,每年能够培养出来的文士数量也有限得很,不然大宋帝国早就是文士的天下了,其他所有修行之辈都得靠边站,就连皇室都得夹起尾巴做人。

可事实呢?

大宋帝国虽说文治天下,文士的势力相当强大,却也只能在成为官场主流罢了,还做不到全面一统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