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手下掌握的数十万大军,也大都分散在这一带,情况还算可以。

只是雁门郡之围,这位好大喜功的隋帝却被狠狠坑了一把。

杨广被围这么久,李世民这个白丁儿子都到了,李渊的军队怎么可能一直都没有动静?

不用说,这里头的猫腻傻子都看得出来,做得太明显了。

按照突厥人以往入寇的状况,在知道了大隋的兵马来援之后,起码也要仔细确认一下,军国大事又岂是儿戏?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始毕作为统领草原的霸主,就这么轻易的被诈住了,而且还真的退了兵!

这一动作,怎么想来满满都是阴谋的意味,只要脑子不傻子对北地门阀的实力有些了解的,都知晓始毕绝对是故意放水!

而国家之间无私交,一切都以利益说话,能让始毕提前出兵,最后又轻轻放弃俘虏隋皇的诱惑,需要付出的利益绝对不小!

想想最后得利的人,帝驾被围雁门关达一月之久,李渊也就是在这时候平叛有功,实力不知增长几何。

如果背后的黑手真是李阀的话,突厥数十万大军突然退兵的举动,便十分容易理解了。

当时李渊明面上的实力并不算雄厚,或者说这都是潜在的人脉等软实力,并没有完全转化成兵马等硬实力。

要是那个时候隋帝杨广突然死了或者被突厥俘虏,大隋江山立刻便会分崩离析,哪怕李阀暗中势力再强悍,想要收拾烂摊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说不定一个不好便会功亏一篑,最后还把整个李阀搭进去。

但是杨广不死的话,一切意料之外的情况都不会出现,就如同现在,李阀明面上的实力,也就是在杨广帝驾被围雁门关之后,才开始迅速膨胀起来的。

不仅仅如此,为了给李阀造势,其实突厥方面也够拼的,第二年突厥又将大举来犯,结果李渊跟王仁恭联手,区区数千兵马便可将其拒之门外,轻而易举便将突厥大军击退,简直如同儿戏一般简单。

突厥骑兵真那么好对付的话,那么隋帝被围雁门关之时,跟随护驾的十来万精锐隋军,都是废物不成?而且李阀在壮大的过程之中,一直都有突厥明里暗里的相助。

一直到后来,李阀一统了北方,势力膨胀起来,双方的利益有了巨大的冲突,才渐渐的开始反目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