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贾兰年纪还小,最好还是跟同龄人一同上学的好,不然一个人单独学习,就算请了最好的夫子辅导,都难免产生厌学情绪。

这一世贾珠没挂,李纨自然不会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贾兰身上,对儿子的管教没原著那般严厉。

贾珠也不是个傻的,以自身为标杆,以大房的贾淙为目标,都让他知晓一味强压着儿子读书不好,小少年的玩心太重,一味压制只会适得其反。

反正有他在,李纨母子肯定不可能被二房和整个荣国府无视,生存压力没那么巨大,贾兰小盆友身上的担子自然比原著轻松得太多。

还真别说,政二老爷多年来养成的‘假正经’性子,监督起族学运行还真是合适,起码族学里那帮跳脱的小子,都十分畏惧板着脸的政二老爷,给族学的管理带来不少便利。

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装的,政二老爷对族学的先生都十分尊敬,当然这仅限于专教四书五经的先生,至于百工学堂的先生,他虽然说不上歧视,却也很难生起什么敬佩之念。

听闻,政二老爷回到二房后,和王夫人狠狠吵了一架。

王夫人第二天相当不情愿,将亲戚送上的好处全部返还,闹出了一阵不小风波。

至于亲戚家的孩子,他们愿意送到族学学习,那就得遵守族学的规矩。

要是不愿意的话族学也不勉强,本来这些亲戚家的孩子就不在族学的培养范围内,贸然塞进来对族学没有丝毫好处。

“老二,不要这么苛刻,都是亲戚面子上过得去就成!”

偏偏贾母不甘寂寞,也不知从哪听了风声,竟然把政二老爷喊去说教一通。

按她老人家的意思,那就是亲戚家的孩子,既然愿意到族学上学,那就让族学接收下来,反正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只是,她一点都不知晓族学的重要性,还是拿以前的老眼光看待族学。

政二老爷唯唯诺诺不点头也不反驳,他自然是不肯迁就的,族学可是培养族中后辈的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母亲,我想送宝玉进族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