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可惜,大老爷只是布政使而不是巡抚,不然他就有资格插手苏省科举之事,不说一革科举弊端,起码也得给寒门天才一个出头机会。

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大老爷收藏的资料库中都有记录,哪天他要是不高兴了,或者对苏省的人和事不爽了,直接送去当今案头就能要许多人的命。

别看文官似乎难以世袭,可他们通过书院这个纽带,能够让科举有成的文官子弟有了最好的后路,只要家族不衰总有起复之时。

这也是许多武人羡慕书香门第的来源,他们只看到书香门第动不动百年不衰,却是没有看清这帮文人玩的真实把戏。

大老爷之所以会暗中知会当今,自然有让当今牵扯京文臣精力的想法。

贾家族学一口气考中十二名秀才,虽然对文官势力的影响微乎其微,却也难保有文官集团的家伙看不过眼,想暗地里给贾氏族学使绊子。

大老爷本人倒是不怕,可贾氏族学难免会受到沉重打击。

怎么说,都是他花费了一些心思,才弄出来的事业,要是贾氏族学自身不争气也就罢了,旁人想要下黑手还得问问大老爷答不答应?

干脆,在京中文官还没出手之前,给他们找点乐子,别没事老是揪旁人的错处,真以为你们这帮家伙是好鸟啊。

……

随着京中各大勋贵家族纷纷模仿贾氏族学,将自家族学重新整顿改变了教学方式后,整个京城的市面都安宁许多。

没办法,往日里那些在外头胡混,不干好事的浪荡子们,全都被家族掌权人派人押送到族学改造。

有那心狠的更是放下,他们要是不能学得一门谋生手艺,或者练不出一身不错武艺的话,就别指望从族学毕业,以后年纪多大了都得在族学混到娶妻生子,以后想要继承父母的产业也得看他们在族学的表现。

一时间,各大勋贵家族族学哀鸿遍野,而京城市井少了那磅最喜惹是生非的浪荡公子哥后,自然也安宁许多。

大老爷帮着史家和王家在城外办了个联合学堂,专门教导两族子弟,请来的监督全都是军中老卒,反正就一个意思,死命的操练两家精力旺盛的后辈族人,没有毕业就别指望能出来。

另一边,贾氏族学一下子也名声响亮起来,想要送自家子弟入学的亲戚数量突然暴增。